近几年,有关于“学生思维”的话题在各网站上热议,初入职场的年轻人,一时之间无法从“学生”转换为“职场人”,这在目前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。而且通过网络上的话题讨论来看,不少已经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,至今依然在用“学生思维”行走江湖。
“学生思维”之所以很普遍,是因为我们在校园里待了十几年,一直被家长和老师“保护”着,而职场完全是另一种社会形态,我们如果不能快速适应职场,将很快就被淘汰。
“学生思维”有什么特点,看看你有没有中枪:
很多职场新人都有这个习惯,做事情时往往只看到任务中的问题,却从不自主思考解决方案,工作需要的是解决问题,不是指点江山。
解决拖延症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执行,再完善。
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,等到工作分配了再想到去学就晚了。
很多名校大学生的通病,拿了名校本科就高人一等,在小公司里打杂太浪费。但优秀的是你的学校,并不代表你优秀。
轻信他人的只言片语,感情用事,却不懂得自主思考和判断,被人利用了还不自知。
人不可能一直都是正能量,职场中,人有了利益冲突就容易产生矛盾,当有负面情绪应学会自我排解,遇到他人传播负能量时应懂得回避,这也是成长的必修课之一。
工作中不是每件事都完美地参照预期,要学会接受意外并快速想办法解决。
读书时期学校以成绩论排名,到了职场这套游戏规则就行不通了,可能以前读书不如你的同学,到了职场他却方方面面都比你强,如果一心只想着与他人比较,自己就很难进步。
各行各业都有行业中的“潜规则”,老师会遇到学生打架难以管教的风险,做创意工作会遇到版权问题,个别有心人士栽赃陷害也是常事,要有应对风险的准备,记得保留证据。
“我一个学xxx专业的,让我去干别的我做不来”、“领导只安排我负责这一项,其他的不是我的工作”。不要过早就把自己圈在死胡同里,人有无限可能,但首先要突破自己。
如果你发现自己中枪了,也不要紧,起码还有救,找到自己问题的所在,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,调整思维模式,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。但如果明明中枪了却意识不到,那才是真的没救了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