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聊知识囤积 收藏夹是用来清空的

我们为什么爱收藏?

囤积,当代年轻人瘾症的一种。与长辈出于节俭的囤积不同,年轻人的囤积许多是超需采购导致的超需储存。对于知识其实也一样。


收藏等于学习?很多时候,对于信息和知识焦虑的我们,这种囤积大都是心理慰藉,填补着不安,满足着内心关于安全感的需求。


那么,该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和收藏夹,让它成为你的实用工具呢?分享几个收藏夹高效使用法,拒绝【囤积成瘾】。

1.jpg



① 梳理分类

在完全不分类的情况下,直接收藏和扔进回收站没什么区别。

2.png

首先需要明确浏览收藏的目的。如果目的是学习某方面的知识和获取信息,就很有必要整理自己的收藏夹,梳理自己喜欢常看的内容类型。


按照大类目分类

如果你什么内容都看一下,可以用大类目来命名收藏夹,美妆、穿搭技巧、vlog、美食制作、探店、学习等。


按照细分领域分类

如果你基本只关注一个类目的内容,比如说学习,那可能要细分为小类目,比如英语、书单、办公软件技能等等。


按照生活目标分类

比如你今年的一个目标是练出马甲线,那就可以为这个目标创建一个【健身塑形】的收藏夹,每次你认为自己应该练马甲线的时候,就会联想这个收藏夹可以帮助你,从而提高使用效率。


②不要盲目收藏

大量创建收藏夹也是浪费的,只有当资源是有限的时候你才会珍惜。

3.png


要先甄别这个笔记是不是标题党,没有什么营养和用处的内容不要收藏,不要增加自己的整理成本。


遵循五分钟原则,五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不要拖延。如果五分钟能把这个笔记看完吸收完就不要带着拖延的心里收藏。


③定期整理和删除

即使是知识,存放得久了,也会过期。

4.png


根据自己的收藏速度,建议以一个月或两周为周期整理和删除收藏夹,多次整理也更能让自己明白真正在意的内容,还能让你知道你最近的目标是什么,以及你到底有没有在完成。


若某些收藏夹只有3个左右笔记,该类收藏夹应该删除或整合进其他。


打造自己的知识库

先确定你想要学习的知识领域及大框架。一般思考的深度不超过5层。可涉及生活、工作、日常,和成长等。整理时尽可能地打标签,方便之后检索。

5.png


首页
产品方案
新闻中心
关于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