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

杨绛先生说过:“年轻的时候认为,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,直到后来才发现,如果不了解人生,是读不懂书的。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,读书所得去生活吧。”

荐书


《终身成长》

作者:卡罗尔·德韦克


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,它无关年纪。无论何时,停滞成长,才是最可怕的衰老。


本书从思维模式的角度,让我们找到自己恐惧、苦恼和失败的原因。同时,它将帮助我们突破这些阻碍,获得成长,达成目标。


人有两种思维模式:

1.固定型思维模式:认为人的才能一成不变。

这让人们时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、个性和特征。他们会把发生的事当作衡量能力和价值的直接标尺。

2. 成长型思维模式: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。虽然人的先天才能、资质、性格各有不同,但都可以通过努力和经历来改变。

1.jpg



《当下的力量》

作者:埃克哈特·托利


阅读本书对你来说是一个发现之旅,在作者这位心灵导师的引导下,你会惊讶的发现,自己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,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,从而阻碍你摆脱内心的痛苦。但实际上,我们只能活在当下,活在此时此刻,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,而过去和未来只是单纯的一个时间概念。通过向当下的臣服,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,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。在那里,我们能找到真正的快乐,我们能拥抱真正的自我。

2.jpg


《人生只有一件事》

作者:金惟纯


如果你把人生看得很复杂,那就有很多事需要忙。如果你把人生看得很简单,那就只有一件事--活好。世间只有三件事:自己的事,别人的事,老天的事。对老天的事和别人的事保持幽默,不当真;对自己的事认真对待,莫放过。

金惟纯,中国台湾商业财经杂志《商业周刊》创始人,《商业周刊》是台湾非常受欢迎的商业杂志。当事业风生水起、到达巅峰的时候,金惟纯开始思考生而为人的意义,致力于投身生命教育事业,这本书就是他这些年一路走来的“心灵日记”。

3.jpg



《解惑》

作者:舒马赫


它短小却经典,很少为世人所知,却影响极其深远,出版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--许多名人、媒体都对这本书给出了非常高的评价,并且认为这本书不论在什么年代,都能为困惑者提供帮助、指引人们活出向往的生活。

作者终前说,《解惑》这本书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成就。但是可惜,这本书的作者并没有机会亲自听到这些赞誉的声音,因为这本凝聚他毕生心血的书的手稿,直到临终前5天,才被他亲手交到他的女儿手中。

这本书颇有治愈的效果,但考虑到其文化底蕴和思想高度,我不得不敬它是我看过的最“硬核”的书。字字句句,都是在讲实实在在的物质世界,以及这无知迷茫的漫漫人生。这的确是一本独特的书,也许你不能一下子就读懂,但你一定会在某个瞬间被彻底地击中。

4.jpg



《月亮和六便士》

作者:毛姆


人生漫长得转瞬即逝,有人见尘埃,有人见星辰。书中主人查尔斯就是那个终其一生在追逐星辰的人。“满地都是六便士,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。”

如果你此时正纠结于现实的苟且,还是诗和远方,经常为人生意义而感到困惑,或者说所有过着生活的普罗大众不妨读起来。关于人性、爱情、友情、梦想、欲望...都能在毛姆的文字里有所启示。跟着他的主人公去经历怀疑、思考、经历和经历过后的返璞归真,在他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、不管你选择了世俗既定的人生道路,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过虽然怪异但却满足的一生。

5.jpg



首页
产品方案
新闻中心
关于我们